腮腺肿瘤是口腔内科常见的多发性肿瘤,在中老年较为常见。一般75%为良性肿瘤。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(没有疼痛,瘙痒),生长缓慢,病程可以达到几十年甚至几十年。其中约25%为恶性肿瘤、良性肿瘤或原发恶性肿瘤。除腮腺炎混合瘤易外,其余均较好。对于低度恶性肿瘤,5年生存率一般较高,腺、导管、低分化粘液表皮样、腺样囊性等5年生存率约为20-40%。然而,术后放疗和放射粒子可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率。
腮腺良性肿瘤
大多数肿瘤是混合性肿瘤,因为它们容易发生恶性转化,因此其手术治疗是非常关键的,应在解剖面神经的前提下保存,腮腺和肿瘤应完全切除。"由于面神经与腮腺肿瘤的密切关系,若不熟悉面神经的解剖关系,面神经损伤可导致面神经损伤,导致术后口眼倾斜,给患者带来疼痛。恶性肿瘤应根据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进行治性手术,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。在正常组织中首次完全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。应采取措施,早期发现腮腺肿瘤,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,达到的治果。
处理原则
治疗腮腺良性肿瘤需要切除肿瘤外正常腮腺炎约0.5cm。
术前活检通常不合适。
原因:1.肿瘤包膜不完整,活检容易发生肿瘤植入,2.活检后形成瘢痕组织,增加了手术中面神经损伤的可能性。
手术切口:
常见的切口有"s"型和"y"型。"s"切口开始从耳屏前绕过耳垂至乳突,然后沿下颌角向下弯曲,距下颌下缘2~4cm向前延伸2~4cm。该切口显露良好,血供丰富,愈合后瘢痕不明显,已得到广泛应用。"y"切口,即在耳垂前后的所有口都与耳垂略微相交,然后向前和向下延伸。这两种方法,虽然疤痕不明显,但手术后都会在脸上留下痕迹。
改良后耳切口:
在切口前面,耳屏开始绕过耳垂,然后再回到发际线。这个切口是隐藏的,但很难显露,需要医生巧妙地解剖和暴露面神经的总干,然后再切除。手术疤痕愈合后,并不明显。因此,近年来,它一直受到年轻病人、演员、教师和工作人员的青睐,他们特别关注公众形象。
虽然疤痕在两种情况下都不明显,但脸上会有手术疤痕。因此,为了满足病人的更高要求,手术切口得到了改进。
改进一:前耳切口隐藏在耳幕内,后耳切口仍在使用。它更美观,疤痕更隐蔽,前后看不到。具体来说,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着名的相声演员用表情符号做标记。
改进2:内镜手术进行微创整容手术。